本站授權方式

創用 CC 授權條款
阿梅的生物圈一號韓中梅製作,以創用CC 姓名標示 3.0 台灣 授權條款釋出。
此作品衍生自montanahanbio.blogspot.tw

下載檔案請注意

這個部落格的目的

1.讓學生在需要時能有材料自學/預習/複習
2.生物教師(現在及未來的)能一起討論更棒的教學活動

所以請求檔案分享時請您寫個信告訴我您是誰囉~


感謝台中二中葉婉儀老師、台南二中李宜欣老師、平鎮高中蔣佑明老師、嘉義高中林芳妃老師、旗美高中蔡佳娟老師融入校內課程
探究實作與問題解決的全部課程紀錄列表 請點選https://reurl.cc/xEYoqZ

2014年7月27日 星期日

高中生物課本作為科學文本的問題

目前(很久以來)的高中生物課本是大學生物科系教授或高中生物老師編寫,都是在生物領域打滾數十年的專家,因此要表達的概念絕對都是「正確」的。不過,教科書是一種標準的科學文本,科學文本的書寫是一種專門領域,不是會寫中文的人都能寫得好。

因為課本是寫給不懂這門知識的學生看的,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是完全依賴字句呈現的概念與邏輯,所以當科學文本中的語意邏輯不是很明確的時候,每個學生的理解就會有差異,就會有錯誤。

「所以才要老師教啊」也許有先進會如此反應。

我的想法是
1.教科書既然要作為學生的學習依據,自然要特別注意學生在閱讀上的困擾。
2.生物教科書既然定位為理科教科書,內容的精確性當然是一個基本要求。

我碰過很多文字認知很強的學生拿課本來問我,因為他們很認真地想課文要表達的概念,但就因為太認真的,所以文字造成了困擾。

拿課本給國文老師看,幾乎也是看不懂要表達的意思。不要說是文科老師,即使是給物理化學老師看,更是不懂。

只有生物老師看得懂。

不過,教科書可不是給老師看的呢。

隨便哪一個版本都有很多類似的問題, 最近隨便拿手邊一本課本來看,我耐著性子看完兩節,就找到下面十一類問題。這絕不是過於計較,教科書的內容本來就要很計較啊。
===========================

1.語意不清的用詞
    「調節」、「生理作用」
    體:個體、生物體、基因體、高基氏體、溶體、核糖體、染色體
    質:核質、染色質、基質、物質
    感應是動植物體感受內在因素外在環境的刺激,而產生生理、行為的改變或運動。

   -->「體」被用在不同尺度的具體或抽象存在,四個「質」分別有三種不同的意思,而「內在因素」是什麼意思呢?這些名詞在英文中是有比較精確的區分,但在中文裡就變成一樣了(講求精確的基因在台灣人的基因庫中真的頻率很低)


2.不同的用詞,相同的意思
    在細胞膜外側,有醣類附著於磷脂質或蛋白質
    有的內質網的表面有核糖體分佈。
     -->這裡要表現的分布位置是一樣的。
    
    核模是雙層膜的構造,其上具有許多核孔。
    細胞膜為脂雙層,其中鑲嵌著不均勻分布的蛋白質。
    -->其實這邊要表現的相對位置是一樣的

    細胞質由膠態基質、多種胞器與微小構造所組成。
    核質為核膜內的膠態物質
    -->其實這兩個名詞都在表達相同的意思。

    細胞質內具有許多功能不同的構造
    葉綠體基質含有大量的酵素。
    -->「具有」的主詞應該是具體的存在,「細胞質內」只是一個位置的指示,不可能「具有」什麼;這邊的兩個詞都只是表達「有」這個概念,但是「含有」是特別強調「包含」意思。

    ATP水解時,此過程為釋能反應。
    物質合成時的需能反應,往往與ATP分解的釋能反應偶合在一起 。
    -->這兩句話指的應該都是ATP的「水解」,而且,ATP的「分解」不是「釋能反應」


3.相同的用詞,不同的意思
    細胞質內具有許多功能不同的構造
    原核細胞具有細胞壁、細胞膜和細胞質,但缺少核膜所圍成的細胞核。
    細胞壁具有保護及支持的功能﷽﷽﷽﷽﷽﷽﷽﷽﷽﷽﷽﷽﷽﷽﷽﷽﷽﷽﷽﷽﷽﷽﷽﷽﷽﷽﷽﷽﷽﷽﷽﷽﷽﷽
    植物細胞的細胞膜外具有細胞壁。
   -->這邊的四個「具有」的前後所列的名詞,有的是「there are.....」,有的是「...has...」、有的是「...contains...」的意思


   細胞是由細胞核、細胞質及細胞膜所組成
   真核細胞的染色體是由DNA和蛋白質所組成,其細胞質中具有許多不同的構造。
   細胞膜主要由磷脂質排列雙層構造所組成
   細胞質由膠態基質、多種胞器與微小構造所組成
   淋巴系統由淋巴器官、淋巴管及淋巴液所組成
-->這四個組成有的是「 成分」、有的是「構造」、有的是「抽象的集合」

4.兩種以上的斷字方法
    生長是指生物體 細胞體積與數目 增加 的一種現象
    生長是指生物體 細胞體積數目增加 的一種現象
    生長是指生物體細胞 體積數目增加 的一種現象
-->應該看得出來不一樣在哪吧?

5.不明確的分類 
    細胞膜是分隔細胞內外環境的一種選擇性通透膜,可以控制物質的進出。
    異化作用,是一種分解反應。
    三磷酸腺苷是一種核苷酸。
-->請問有幾種選擇性通透膜?有幾種分解反應(意思是有不是異化作用的分解反應嗎?)
    核苷酸是有一種以上的。所以這三個「一種」的意思不太一樣。

6.主詞變換
    植物體內的導管細胞上下相通,管徑微小,如同毛細管,藉由水與管壁之間的附著力,以及水分子之間的內聚力形成連續水柱.......
-->「...藉由...」之前的主詞是「導管」,之後的主詞是完全沒有出現的「水」

7.語意邏輯有誤
    隨著個體的增長,細胞的形態、功能則漸趨成熟。
-->其實是細胞不斷的新生、成熟才導致個體增長吧?

8.主被動語態不清
    受質分解成產物的反應,稱為分解作用。
    胺基酸合成為蛋白質。
-->應該用被動語態

    蒸散是利用氣室內與大氣間的水蒸氣壓差來推動。
-->「蒸散」不會「利用」誰~~(蒸散os:我沒那麼邪惡~~~~~)

9.時序上的跳躍
    動物體藉消化作用將食物分解成小分子有機物,再經呼吸作用將有機物分解並釋出能量形成ATP。
-->其實從「消化作用」到「呼吸作用」,不僅是從器官層次變成細胞內層次,還省略了血管吸收、運輸、細胞吸收等三個階段。

10.不對等的描述
    同化作用是細胞將小分子物質合成為大分子物質。
    異化作用是細胞內將貯存的大分子轉變成小分子。
-->「合成」的對等應該是「分解」; 「轉變成」會是一個大分子變成一個小分子的概念

    原核細胞的染色體只由一條環狀DNA所組成,其細胞質中具有核糖體,但沒有粒線體、葉綠體等有膜狀構造的胞器。
   真核細胞的染色體是由DNA和蛋白質所組成,其細胞質中具有許多不同的構造。
-->真核細胞的染色體有幾條DNA?是環狀嗎?

11.尺度的變換
    例如:藉由主動運輸,細胞可將特定物質由低濃度處往高濃度處運送...
-->主動運輸描述的現象是細胞以下的層次,不過後半句的意思是整個細胞去運送某物質

=============================================================

其實就我所知,隨便拿給任何一個大學老師看,都可以指出好多觀念上的(大)錯誤,不過不是我這邊要表達的。

高中課本的審書委員真的應該要有科學文本專家及科學教育專家,而不只是生物專家。

報告完畢。




2014年7月20日 星期日

做自己的主人--1know平台使用入門

在2014的今天,自己的學習要自己負責。
想預習,想復習,想聽其他老師怎麼說,在這個時代都是好容易的事情。
不需要上補習班,不需要花大錢,隨時隨地都有老師提供你學習的資源。

請各位依照下面的介紹,在上課前做好預習,不然只是浪費你自己的時間。
腦袋空白的坐在教室的話,還不如留在家裡,節能減碳又環保。


1know網址:1know.net
1know使用說明:http://goo.gl/5GMIDP

步驟
1.登入:用google、facebook、microsoft或yahoo帳號登入,或註冊一個新的帳號
2.尋找你的群組:

  201、202、207~210的同學直接點選頁面頂端「群組」即可看到你的群組


211~214同學(或上學期未登記電子郵件的同學)點選右邊「加入群組」










輸入群組代碼:91AFC3


或直接以http://1know.net/group/d020d5909168進入


進入群組後,右邊是要在上課前做完的活動







以1-1生命現象為例,有影片需要觀看,還提供了一點點練習題。點選每個影面前面的時間方框就可以看影片或作其他活動。



右邊有寫筆記的地方,只要開始打字,影片會自動暫停喔。

你也可以把筆記設定為公開,這樣同一個群組的同學就可以分享你的心得~~




當你完成觀賞影片、做完測驗、準時交作業、甚至幫忙同學回答問題,都會得到徽章喔

2014年7月12日 星期六

模型製作在生態系教學的反省



這個教學活動起自於好幾個小小的想法。

一個是我喜歡讓學生動手做,一個是我覺得大多學生也沒去過幾個地方,上課把所有生態系的特徵與生物都講過一遍,對學生也沒有多大意義,頂多是多了一些要背的東西。

老師講的再生動(這個其實我可以做得到,我會用我去過的地方來串出整個故事),也只是學生記憶起來比較容易而已。

學生有辦法拿這些學到的東西來分析一個未知的生態系嗎?不行。

學生有辦法拿這些學到的東西來看身邊的環境嗎?不行。

學生有辦法拿這些學到的東西來判斷開發案對環境的影響,進而決定自己的觀點與立場嗎?不行。


加上我之前給學生做教具比賽時,有同學做台灣的生態系模型。從學生的模型中看到有趣的事情。所以想再來做一做。
(100年畢業生作品)


不過因為我是一邊讓學生進行一邊想要怎麼做,所以有些事情是我後來覺得應該先做的,就一併寫下來。

生態系模型作業單


1.安排時程
  宣布,發學習單--(一個月)--收學習單,討論--(一個月)--收模型成果
  可以減少學生堆到最後做的比例。(當然一定會有人拖到最後隨便亂做)

2.學習單的安排

   讓學生自己選要做什麼生態系。
   我希望做陸域的原因是因為水很難表現。

   但是學生若想要做其他生態系也可以,先來跟我討論就好


這邊的表格我沒做好,所以學生有點不知道要寫什麼。

主要是我後面有給各種生態系的特性(同樣的我也是匆忙亂搞,所以還有好多可以修正),希望學生能表現出來。

還有很重要的是各種生物間的數量也需要注意。

另外這個表格也讓我知道一下他們準備用哪些材料來製作,也許我能給些建議。


地點與生物種類盡量寫明確。

老師們會很驚訝有多少學生認為撒哈拉沙漠有仙人掌~~

我希望他們實際上去找一個有照片的生態系當作參考,不然他們都亂亂湊!!

這是生物課的作業,所以得有學理在裡面。
我希望學生應用上課學到的生態金字塔來分析這個生態系。由此也可以發現學生做的生態系是否完整。(這個部分是等到交模型時一起交)


特別是極地生態系與沙漠生態系。
因為學生會挑這兩個生態系是因為以為很好做,但是畫了生態金字塔後就發現原來極地生態系只做冰上的是不完整的,因為這個生態系的生產者及大部份的消費者都在水裡啊。而做沙漠生態系的就會發現金字塔的上下比例有點困難,在討論的過程中可以讓學生明白沙漠生態系的脆弱。(可惜當時我沒有領悟到這個討論的重要性而沒有安排時間啊啊啊!!!!)

如果特別想要強調分析的話,我覺得用阿凡達來上課挺不錯,國外已經有很多教案。不然用魔法公主也很好~缺點是要安排時間讓學生看電影,如果老師們可以請導師幫忙利用班周會時間放映就再好不過啦,或是能讓學生自己在家看完也不錯(在教師與學生之間的關係可以做到這樣安排的情況下)

在作業單中有請他們先列出製作步驟,主要是讓他們自己心中有個譜,大概知道會需要多少時間。

另外也介紹一些做模型的方法,好讓他們有個起點可以參考。


因為太匆忙(本人有提早完成就會死的病),其實具體的評分標準一直到我看了好幾個模型後才成型(是說沒看到模型我也很難想像會有哪些方面的優劣可供評分)。下次我會在發作業單時就說明時評分標準。生態系模型評分單

其實當時沒有說的很仔細,但是只要評分的依據與配分是合理的,大方向都兼顧到了,應該還是沒什麼問題。




然後因為我還是沒有勇氣放掉全部的課本內容,所以沒有什麼時間在課堂上跟同學討論他們做生態系模型的問題,我覺得有點後悔。

應用生物學教案-公民監督不能沒有你(RCA議題討論)

這個材料是來自於立山高中藍偉瑩老師的介紹。裡面有很多面向可以討論。
可以用在化學、生物、歷史、地理、公民、英文的教學。
我多半看到一個材料可以讓我怎麼用,也有很多老師看到一個材料先想到的是他不能用來上課的理由。
這邊是歷史科教案



閱讀資料,死了幾個電子工廠女工之後

這份資料非常多,四十多頁,我一直擔心學生無法讀這麼多東西。

也想過自己整理一份比較簡單的閱讀資料。

不過我認為很多細節不在描述事實的部分,而是在語氣轉折所鋪陳的感受。

一旦我用整理過的資料,就沒有辦法帶給學生那份情緒。

所以我還是硬著頭皮給學生看這份資料。
令人驚喜的是,他們讀得很棒喔!!

同時給他們右邊這份作業單。

在這份作業單的第一部分是小組討論
基本上就是讓他們在這份閱讀資料中找出一些答案。這些答案也幫助學生理解在閱讀一份資料時的方向。

我希望能夠讓小組報告,不過因為我們整個學期的課用了接近一半去上光度計。所以只好省略這個部分

第二部分是分組搜尋
這個部分有提供電腦,請他們搜尋不同的主題。主要的設計方向是關心在地環境議題
讓他們知道實際上這些事情就在我們的身邊,也是一直在發生。
(在我的感覺,一談到環境問題,常給學生的感覺是「那些人在汙染環境」、「那些地方被汙染了」,然後就是「我也不能做什麼」)

所以第三部分就是學習「行動」
(不是行動學習~~不過要弄成行動學習也可以啦,比如說讓學生去當地拍攝一些重點,但是一定是要有設計在課堂中討論拍攝的方向與重點)

我列了幾個隨便想就想到的案例讓學生去收集資料,並且讓他們做成有旁白的投影片放映檔(看我學習單裡的錯字就知道做的很匆忙。因為我有提早做就會死的病哈哈)

請學生上傳到雲端硬碟資料夾。

其實後面可以再讓學生互相觀賞別組的影片,並且票選或是寫評論與建議,甚至可以辦個影展,或是跟一些非營利團體合作呢。

還可以鼓勵學生試試錄影採證,投到PepPo公民新聞報。(感謝吳惠琪老師的建議

(again~~我這次沒辦法做,下次我一定要做~~但是想做的活動好多啊)
-------------------------------------------------------------------------------



RCA的資料在網路上很多。公共電視我們的島、環境資訊協會中都有很多可參考的資料。
而且相關的汙染處理與法律行動都是現在進行式,可以到拒絕被遺忘的聲音-RCA工殤口述史看到非常多的資料。

選擇RCA的原因不只是因為在竹北也有設廠,而是因為RCA的汙染模式正在不斷的進行當中,對的,就是科學園區。

對於科學園區的資料是非常難取得的,因為這是有法律保護的大污染源。

當我們看到RCA是因為「不知道會有害」而產生這麼嚴重的後果時,再看看科學園區的廠商把引進的「新的」化學物質以「商業機密」保護,就可以不被周全審查時,是多麼讓人心驚的事情!!

簡單的說就是
居民、員工:「你用這個是什麼?要不傷害我們的身體才能用喔」
廠商:「不好意思我們這是機密,不能告訴你是什麼」



而在這個保護傘下,可以拿來講的東西很少,而且通常就是「已經出了大問題」的才會被(受害者)發現有問題。

除了公視與環境資訊協會以外,還有世新大學陳信行老師談科學園區的一系列影片可以參考。比如說設立的背景汙染的背景介紹



作業單的背面是根據上面歷史科教案做整理而成的題目。
是我覺得學生在這個教案中最基本要能夠想過的東西。


(這一整個是環境毒物學的東西,學科中心要推教案應該要推這個啦,食安風暴是好材料沒錯,但是因為「就在生活中」所以適合引發學生動機的時間長度~嗯~有點短)